前不久,扩排重版的《脂砚斋重评庚辰校本》(简称)

  • 时间:2022-10-07
  • 前不久,扩排重版的《脂砚斋重评庚辰校本》(简称)

    前不久,扩排重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简称庚辰校本)修订三版刚刚问世,转眼之间,同样是扩版重排并作了重要增订的这个甲戌校本新五版,又将和读者见面了。

    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甲戌新版,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因为它的新,不仅体现在校订者对全书又作了更严密的修正,也不仅体现在扩大了版面、改变了封面和装帧设计,更重要的是,还增补了一些极具参考价值的珍贵图片和附录资料。这对读者和研究者更全面地了解甲戌本的诸多真相颇有帮助,从而也就进一步提升了本书的阅读欣赏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版本收藏价值。

    单就校勘方面的再次修订而言,除与刚面世的庚辰校本新三版一样,全面引入了去年新发现的卞藏本版本信息之外,自然也和此前这套丛书的历次修订版一样,再次结合众多热心读者的合理意见,对全书作了更深入细致的改进。故按本丛书惯例,首先要在这里对较突出的十几位热心读者,表示深切的感谢!他们是(按被采纳意见之多寡和时间先后为序):汪炳泉、半痴、付志坚、孙志超、秦昕、明科、吴全鑫、王小龙、候向前、朱江、高一帆、董以民、张向东、许果等。另有一些热心读者,也曾不同程度地提出过一些合理意见,但因时间稍后,与此前其他读者所提意见相同,故未列名,亦当在此一并致谢!此外前不久,扩排重版的《脂砚斋重评庚辰校本》(简称),由于这次修订时间紧迫,我曾临时拜托于鹏、王小龙两位青年朋友,为我编制了一部分卞藏本的异文索引,还以另一位青年朋友孔祥浩馈赠的影印甲戌本台湾第三版中获取了更多有益的信息,均在此一并致谢!

    前不久,扩排重版的《脂砚斋重评庚辰校本》(简称)

    校订者在一如既往地敦请广大读者对本丛书踊跃挑错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一般都不对所提问题详细作答,更不对其中未必妥当的一些意见作解释,采取的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方针。但有的热心读者,或因意见未被尽行采纳石头记甲戌本,往往通过网络反复申说,让人莫衷一是。这里面有一些带普遍性的认识差异,我想借此机会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还是从一个具体的例子谈起吧。本书第二回正文之前有几条回前批,其中有句云:“盖不肯一笔直下,有若放闸之水,燃(原误然)信之爆,使其精华一泄而无余也。”有读者便反复提出:这个“然”字似可不作校改。理由是,“然”乃“燃”之本字石头记甲戌本,在古代是可通的。

    这个意见——也包括其他某些类似的意见——我一直没有采纳,也未作解释。在我看来,这位读者只说对了一半,即“然”乃“燃”之本字。岂止是本字,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压根儿就没有“燃”字存在,那时表“燃烧”之义的唯一用字只有“然”。但其稍欠考虑的另一半,即所谓“古代可通”这个概念,运用到具体的“然”字上面,未免外延太宽。上下五千年,迄至鸦片战争之前,都可以称为古代,是不是一直都可以通呢?尤其是距今二百余年前曹雪芹所生活的“近古”时期,人们是不是依然习惯于使用原初的“然”字来表达“燃烧”之义呢?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

    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十分漫长。几千年来,最初产生的一些数量有限的汉字,大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程度地作了分化与重组,逐渐演变出数量繁多的新字新词来。那些原本包罗万象的“本字”,也在这个演变过程中,逐渐地被加上各种偏旁而作了更详细的分工。但情况又各有不同。

    比如“助”字,两千年前的《说文解字》释为“左也”,稍后的《尔雅》释为“佐也”,都表明是辅助、帮助之义。然而慢慢地,随着一种有助于松土的金属农具的出现,本义的“助”字便被加上“金”旁,派生出一个“锄”字来;随着有助于进食的一种竹制餐具的出现,“助”字又被加上“竹”头,派生出一个“筯(即后来的箸)”字来;如此等等。尽管加上了不同的偏旁,其“助”字本义“佐也”在这些新创之字的涵义中,还依然存在,但在实际的功能上乃至读音上,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可与原字再行混用;而那原字(助)的本义与功能,则历数千年之久而至今未变。这是汉字发展的一种类型。

    另一种类型。比如前面提到的“然”字,按《说文》所释:“然,烧也。”而后来所习惯使用的“燃”字,在两千年前的《说文》里压根儿就没有。原因很简单,“然”字下面已经有了一个“火”旁——“灬”,何须再去迭床架屋地旁添另一个“火”。但问题却出在,古人对点火这件事情大概过于珍重,一当某个物体(如油灯、蜡烛、柴火之类)被顺利地点燃,往往会让所有的在场者都显出欣喜、赞叹、认可、点头称是等种种情绪。久而久之,这个伴随着称许、赞叹之声而不断被提起的“然”字,便渐渐地派生出诸如“成也”、“应也”、“许也”、“是也”、“如是也”等十余个引申再引申的义项来(参见《尔雅》、《玉篇》、《广韵》、《集韵》以及《礼记》、《庄子》、《史记》、《淮南子》等)。而这些派生出来的众多新义,偏偏又和“烧也”之本义相去甚远,却并没有像上举“助"字那样给派生义附加上各种偏旁。所以渐渐地,这个原本只表“烧也”之义的“然”字,反倒自我异化,越来越远离了原初的本义,而将其“本职工作”逐渐拱手让给了一个被重复加上“火”旁的晚出的“燃”字。

    前不久,扩排重版的《脂砚斋重评庚辰校本》(简称)

    说它晚出,是因为在现存的古字书、古韵书里,几乎见不到它的身影;其最早也最有名的现身,当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所引曹植诗“煮豆燃豆萁”。稍后的《旧唐书》又有了“燃薪读书”的记载。有了这两个著名的典故开道,“燃”字的逐渐大行其道,也就不足为奇了。至少在雕版印刷较为盛行的宋代,这个“燃”字已经用得相当普遍。到了明清之季,以“燃烧”之义而仍用“然”字者,不能说绝对没有,至少是微乎其微。

    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他和他的助手们,以及同时代的或稍后的过录本抄手们,乃至后来整理印行《红楼梦》的程伟元、高鹗们等,在表“燃烧”之义的用字上,到底是用的古字“然”还是今字“燃”呢?查现存各古抄本及古印本,虽然书中较少提到与“燃烧”有关的词语,但仅凭第三回一个赫然在目的《燃藜图》,而且各本皆然,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说明曹氏本人及其助手们,以及当初的众多《红楼梦》爱好者们(包括进士及第的高鹗、戚蓼生等),在当时全都没有复古使用“然”字本义的癖好。

    那么,甲戌本第二回回前批原抄的“然信之爆”又是怎么回事呢?以我的理解,这个“然”字其实并非原文,它极可能是当初那位文化不高的甲戌本过录抄手,因不解“燃信”为何物而作的妄改或误抄,甚至可能是一种省笔书写——这就如同现存庚辰本上的许多“黛玉”被省写作“代玉”,“丫鬟”被省写作“丫环”一样,难道校印时都该原样保留?

    前不久,扩排重版的《脂砚斋重评庚辰校本》(简称)

    也许有人还是会问:你这算不算双重标准呢?既然误抄的“然”字都可以不予采纳,在《红楼梦》正式印行面世以来,人们一直都在广泛使用的京语“沏茶”一词,到了你这甲戌、庚辰校本里,为什么又非得以各传抄本所体现出来的极生僻的“潗茶”为准呢?

    是的,“沏茶”的“沏”字,的确是自程高本首印以来就一直就存在着的,流行了至少两百余年,且被当今的字词典所公认。但这一约定俗成的事实本身,并不能证明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就真的使用过“沏”字。事实上,在曹氏写作此书之前,不论是“潗茶”还是“沏茶”,都从未在任何典籍中出现过,作者在《红楼梦》中选取古书上一个音义相近的“潗”字来表现北京人对“冲茶”、“泡茶”的独特口语,显然属于一种破天荒的发明创造。而这独创的新词,是在作者辞世近三十年之后才被程伟元、高鹗用另一个“再创造”的“沏茶”调了包,让不知情的读者误以为是作者的原创。如今通过版本考证,已经查明了真相,难道还应该把这个和原著毫不相干、而且音义皆殊的后起之词,继续强加到曹雪芹头上?所以,这个曹氏自创新词的问题,和前述分明是后人误书而形成的复古式用字,完全不可以相提并论。

    说到这里,不禁使我联想起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的一件趣事。据说他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应邀为北京某烤鸭店题写店名。题完之后前不久,扩排重版的《脂砚斋重评庚辰校本》(简称),特意在落款处写上一行小字,大意是:“烤字无考,自我作古。”这件事情,一方面体现出白石老人在书法绘画创作上的严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在旧时的文人墨客尤其是书画名家当中,往往会有一些人在写字上习惯于“泥古”,凡古代字书、韵书中不曾收录的俗字、新词,他们往往会刻意地加以回避。事实上,如果不是拘泥于古字书、古韵书,其“烤”字又何尝无考呢?不说别的,单是这一部流传了二百余年,在白石老人在世期间早已被公认为中国文学之经典的《红楼梦》里,不就大量存在着“烤火”之类的字眼吗?

    前不久,扩排重版的《脂砚斋重评庚辰校本》(简称)

    我举这个例子,不外乎想说明:即便在此前的个别名家当中,偶尔还可以见到诸如以“然”字作燃烧之义来使用的特例,亦并不证明这类字词就理当“复古”,更不证明曹雪芹及其助手们在用字上就真有使用原初古义的癖好。

    另外还得指出一点:像目前这样根据现存脂评抄本所作的文字校勘石头记甲戌本,绝不能够理解为是在“纠正”原著,倒是恰恰相反,为了力求恢复原著之本来面目。当然,要透过经辗转传抄而形成的脂评本上的诸多讹误,去恰如其分地考订出这部古代文学经典的原文真貌,的确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再细心再高明的校订者,恐怕都难免不出错。所以,仍然真诚地欢迎广大读者和各位专家学者,继续给这套丛书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邓遂夫

    2007年8月7日于北京

  • 上一页: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年第期
  • 下一面:甲戌奇门遁甲 一起节气有15天,分为上、中、下三元
  • 相关文章

  • 城南江湾孔子后裔举行拜师礼仪式,朱砂点痣、学写人字传承智慧与做人之道
  • 国学大师钱逊:民族文化的根脉是儒学,祭孔意在弘扬中国文化
  • 国学大师钱逊:祭孔是在弘扬中国文化,儒学是民族文化主干
  • 曲阜孔庙举行乙未年公祭孔子大典,各界人士敬献花篮
  • 光绪银币丁未一两:中国近代货币文化的珍稀代表
  • 2024 年龙年龙月龙日龙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利时刻
  • 编辑推荐

  • 红楼梦两大版本系统:脂本与程本,你了解多少?
  • 甲戌年:干支纪年中的木克土相克与循环年份解析
  • 巾箱秘术试解(二):甲戌日元十二月命局断之寅月生实例命断
  • 戊午日柱女命婚姻详解:配偶特征与事业波折
  • 壬寅日与甲戌日配吗?详解壬寅日柱婚配表及婚姻状况
  • 甲子年的月份与历史事件:嘉靖四十三年的正月十四与刑部事宜
  • 随便看看

  • 甲戌日柱男命 八字算命日柱怎么看 八字日柱看男命婚姻!
  • 巾箱秘术试解(二):甲戌日元十二月命局断之寅月生实例命断
  • 风水堂:甲木合己土又克土的人
  • 甲子年甲戌月乙未日甲申时 庚午日揭秘,日柱直断法!
  • 甲戌纳音 甲戌日
  • 甲戌侧批 影印甲戌本首页“鉴是”二字非胡适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