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 时间:2022-12-25
  •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题记:按照红盾大学实践教学计划,为配合爱国主义章节教育,本应前往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大道龙涎里2号的邓世昌纪念馆展开现地教学,奈何疫情阻隔而不能至。故组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观影赏析,特撰此文以供课堂讨论之用。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古代日本长期以中国为师,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列强东侵,日本的处境曾与中国几乎相当。面对强敌入侵,中国和日本分别先后展开“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以图自强,但前者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后者则全面“脱亚入欧”。同样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抓小放大”,明治维新是“抓大放小”,日本快速实现富国强军,而清廷不过是外强中干,迅速拉开了彼此差距,最终在甲午海战中较出了高下。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赔款割地的《马关条约》,日本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的赔款,此后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飞速扩张,为其在20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伏笔。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中日甲午之战的进度图片) 在中国近代的对外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后果最重,教训最多的一次战争。正因为如此,重新审视甲午海战这段历史,在不同层次对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可谓前事昭昭,足以明戒。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作者于2020年带家人在威海刘公岛凭吊甲午海战)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一、整体态势

    甲午战争之时,日本本无必胜之势,论国力,中强日弱;论军力,势均力敌。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到甲午战前,北洋舰队已经落后于日本联合舰队。具体情况见下图: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北洋舰队与联合舰队实力差距图1)

    (北洋舰队与联合舰队实力差距图2) 在各自拥有一定优势的情况下,人是决定性因素。从中日双方当时居于战略、战役和战术三个层次的人物进行对比清晰可见:战略和战役层次的人物日本居于压倒性优势,战术层次则旗鼓相当。二、各方对比 恩格斯在1890年9月致约·布洛赫的信中,阐明了历史的合力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下面撷取几组参与海战的历史人物进行对比。

    (一)明治天皇vs慈禧太后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明治天皇和慈禧太后相片)

    日本明治天皇(1852年11月3日-1912年7月30日)为了扩军强国而不遗余力。举一史例。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2月10日,明治天皇将内阁大臣、贵众两院议长和枢密院顾问官等人召至宫中,当面向他们发布敕谕,说:“国防之事,苟拖延一日,将遗恨百年”,要求政府和议会“协衷共济”。还表示今后6年之内每年从皇室经费中拨出30万日元,并命令文武官员在尔后的6年中也要抽出1/10的月薪上缴国库,用以补充造舰经费之不足。在明治天皇的威压下,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大体上完成了海军造舰计划,建成了一支拥有31艘军舰、24艘鱼雷艇、总排水量61373吨、具有相当规模的近代日本海军。 与此同时,清廷执政的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却依然贪图享受。甲午战争前夕,有人提出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景点,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大发雷霆,说出了“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之语。在此情况下,北洋海军成军后6年未添一舰,户部两年中断对海军装备购买的拨款,慈禧太后挪用修颐和园的海军军费可以购买大口径速射炮 280 多门,如此则北洋海军在大东沟海战中战术火力将占绝对优势,战争结局或将截然不同。后来,清军在朝鲜战场上接连失利,北洋水师在黄海之战中又遭受严重挫折。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六旬庆典,慈禧希望外国出面干涉,尽快结束战争。她又支持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方针,以各种借口,打击以光绪为首的主战派,最终导致北洋舰队保船避战,全军覆没。

    (二)伊藤博文VS李鸿章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照片)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与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二人分别是中日两国“总理”级官员,李鸿章比伊藤博文年长18岁,分别是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始于1861年,比1868年才正式开始的明治维新早7年,但结果却是日本后来居上,洋务运动的首领俯首于明治维新首领面前,签订了大清有史以来最屈辱的《马关条约》。为什么会有这种结局呢?梁启超早有到位的评价:“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李鸿章沙上建塔,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在世界形势摧枯拉朽之时,作为大国“总理”,却在一个破屋子里,专注当一个“裱糊匠”。作为“改革总策划”的李鸿章,其推行的洋务运动,只学技术不学政治制度,充其量是对“破房子”进行“裱糊”而已的半拉子工程。势必被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所淹没。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是打向“庸才改革”的最响亮一记耳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转观伊藤博文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明治维新前,反对改革的幕府军何等猖獗,他们打得改革派西乡隆盛大败自杀,日本改革派随时都有性命之忧,其艰难程度数倍于大清洋务派,然而伊藤博文在西乡隆盛死后,毅然加入长州藩军队,继续追随大久保利通改革阵营,反对幕府统治,力主“开国进取”。明治维新之后甲午战争参与人物,伊藤博文曾经四次组阁,任期长达七年,任内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日本海海战(对马海峡海战)获胜后,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韩国统监,并于明治四十年(1907年)迫使大韩帝国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将大韩帝国变为日本的保护国。使日本登上了东亚头号强国的地位。

    (三)伊东祐亨VS丁汝昌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伊东祐亨和丁汝昌照片) 伊东祐亨(1843年6月9日-1914年1月16日)是甲午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的指挥官,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是清朝北洋水师提督,海战爆发时,两人年龄分别为51岁和58岁,两人是海战双方的战役层面组织实施者,两人的军事水平相当,但是在海战之后的命运确有云泥之别。 丁汝昌早年曾参加太平军,随队归顺湘军后转隶李鸿章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官至记名提督。因与李鸿章是同乡关系得其提携担任北洋水师提督,任职期间对北洋海军和北洋海防的建设呕心沥血,严于律己,但整肃军纪不够且对李鸿章言听计随,北洋海军在其领导下,俨然为李家军。甲午战争爆发,丁汝昌指挥北洋水师与日军展开大东沟海战,后舰队退保威海卫。在随之展开的威海卫之战中,抗击日军围攻,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未至的情况下,拒绝日军将领伊东祐亨劝降,服食鸦片自尽以谢国人。公正的说,丁汝昌这种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甲午战争参与人物,忍辱负重,最后时刻尽节以终的崇高品格和爱国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甲午战败之后清廷为了寻找替罪之羊,就把战败责任推诿到丁汝昌的头上。在多方的弹劾之下,光绪皇帝不但下旨将他抄家,还在他的尸体上穿上黑色囚衣,棺材也同样漆成黑色,再加上三道铜箍牢牢捆绑,不允许下葬。这样的惩罚在封建社会无异于挖坟掘尸,是极大的羞辱。一直到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丁汝昌才得以平反,官复原职,入土为安。 伊东祐亨于明治维新后加入政府海军逐步累升,1886年封海军少将,1892年升海军中将,1893年(明治26年)任常备舰队长官。1894年(明治27年)7月担任日本“联合舰队”首任司令长官参加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之后获封子爵甲午战争参与人物,升海军军令部长。日俄战争时担任日本大本营海军幕僚长,后受封为伯爵,获海军元帅称号。伊东祐亨本人非常厌恶政治,长期反对政军一体化,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政治人物,因此只能在军界拥有一席之地,在政治上没有太大作为。 需要说明的是,伊东祐亨对丁汝昌却是惺惺相惜的。合围刘公岛后,伊东佑亨数次致书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相其劝降,均被丁汝昌严词拒绝。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伊东祐亨的劝降信) 在劝降无效的情况下,日军相继击沉北洋舰队来远、威远两舰,重创定远舰。1895年2月13日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投降,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在前一天服毒自杀,伊东祐亨将缴获的舰船商船康济号遣送丁汝昌遗体回国。伊东祐亨在其回忆录中认为“丁汝昌是实至名归的名将,其作战能力并不在他之下,只是当时清政府的不作为才会使一代名将陨落”。(四)东乡平八郎VS邓世昌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东乡平八郎和邓世昌照片)

    东乡平八郎(1848.1.27-1934.5.30)与邓世昌(1849.10.5—1894.9.17)在甲午海战中分别担任日本的浪速舰和北洋致远舰的舰长,海战爆发之时,40多岁的二人是此次海战主力战将,也是海战具体战术层面的代表人物。 甲午海战中,东乡平八郎指挥日本的“浪速”号击沉清廷雇请的“高升”号而一战成名。1894年7月25日,熟悉国际海洋游戏规则的东乡平八郎果断击沉了悬挂英国旗帜的清军运兵船“高升”号,让日本尝到了不宣而战的巨大甜头,归国后被誉为日本的民族英雄,此后在军界发展扶摇直上。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52岁的东乡平八郎任当时日本的常备舰队司令,在1904升任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1905年5月27日指挥对马海峡海战,东乡平八郎大破俄国长途奔袭的波罗的海舰队。此役决定了日俄战争中日本的最后胜利。东乡平八郎成为了在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使他得到“东方纳尔逊”之誉,此后还被封为日本帝国元帅,赐予侯爵,与陆军的乃木希典并称日本军国主义的“军神”,于1934年在东京去世,终年86岁。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

    在中日甲午黄海大战,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后,他主动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英勇战斗,重创日舰。炮弹打光后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撞,但是不幸被日舰击中而英勇捐躯。邓世昌殉国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从一品),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卫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三、结论启示 中国在甲午战争惨败,一百年多来,失败原因的探讨汗牛充栋,从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只是管中窥豹,撷取其中一个维度分析而已。直面这样一个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争,对其失败根本原因进行新的思考时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当然应该适用系统论的思维方法进行对比探寻。在甲午战前中日国家战争系统的力量竞赛中,日本率先实现了从古代国家向近代国家的转型,积聚了比清王朝更集中和更强大的战争能量。如今,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不容有失。

    前事昭昭,足以明戒(1)_光明网(图)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对比图片) 历史的启示是清晰的:富国强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要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加速建成与履行军队使命相适应的现代化人民军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保驾护航。

    参考书籍:1.《喋血沉思—海军专家论北洋海军与甲午海战》,海潮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2.《甲午海战与中国近代海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3.《知日—甲午海战再认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4.《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问答》,解放军出版社,2022年出版。鸣谢:2022级本科生课代表宋浩田收集和整理资料。

    END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上一页: 【PPT宝藏】,、难点,导入新课,维新变法运动,
  • 下一面:近代是我国非常屈辱的一段时期,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
  • 相关文章

  • “镇远”铁甲舰被俘获进日本海军的北洋水师
  • 【知识点】中国历代文学常识大全,值得收藏!
  • 谭嗣同的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指的是谁
  • 清光绪二十九年(年)恩科
  • 近代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沦为列强宰割的?
  • 清政府内部一批有识之士在光绪皇帝支持下
  • 编辑推荐

  •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 近代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沦为列强宰割的?
  • :近代不同政治力量拯救民族危亡的艰难探索
  • 甲午战争的启示:慈禧寿宴要花多少钱钱?
  • 壬辰日与丁亥日相配的人有何不同?
  • 风水堂:什么样的女人最幸福
  • 随便看看

  • 甲午战争的启示:慈禧寿宴要花多少钱钱?
  • 仅供参考!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 中日甲午 2.5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2022
  • 杨凤翔:历史造就的凤翔,面对严峻形势,下令积极备战
  • 甲午甲午 甲午日生人命理分析、甲午日生人运势
  • 中日甲午战争,治理国家的重要方法——自古以来,谱